法国骚乱背后的“无解题”
作者:曹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发于2023.7.3总第109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一名17岁的非洲裔快递员在巴黎郊区开车时,遇到警方临时检查,因为没有配合停车,遭警察枪击身亡。当地时间6月27日发生的这场悲剧,引发了法国之后一周的全国性示威和骚乱。截至7月4日,动荡局势已导致2000多辆汽车被烧毁,数百座公共建筑被毁,3000多人被捕,其规模和烈度被当地媒体视为“20年来最严重”。
除了规模,更值得关注的是骚乱的起因。自马克龙执政以来,法国从未远离大规模示威活动引发的骚乱。但是,2018年到2019年的“黄马甲”运动,以及今年早些时候有关养老金改革的全国性抗议,都与马克龙的激进改革措施相关。而这一次的动荡局势,更接近2020年美国非裔公民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骚乱:两者皆因警察对少数族裔的暴力执法引发,其根源则在于发展疲软、政治极化背景下族群矛盾的激化。
本次法国骚乱事发的源头地区与骚乱最暴力的地区,都是巴黎市中心北方近郊著名的“动荡之区”。法国本来是非移民国家,其族群文化在欧洲主要国家中相对保守。上世纪60年代,生育率下降的法国开始大规模引入北非等前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巴黎郊区兴建的密集廉价住宅区,成为至少500万新移民的聚居区。独立的少数族裔文化在此扎根,和传统法国社会格格不入、相看两厌。
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时,这种对立和矛盾还能保持在相对克制的状态。然而,每到经济不景气时,贫穷移民区高企的失业率就会导致犯罪率提升,法国相对严厉的执法传统又会进一步激化矛盾,最终上升为全国性的族群冲突。
有分析认为,这场骚乱对法国及欧洲局势会造成三个层面的影响。首先,这将加剧法国政治分裂。2022年总统选举,马克龙涉险过关,成为戴高乐之后仅有的三位能成功连任的法国总统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国政治趋于稳定。相反,极右翼候选人勒庞的得票仅次于马克龙,意味着她对极右翼阵营“去妖魔化”的改革已经成功。同样被视为“赢家”的,还有在首轮投票中带领极左翼阵营拿到超过21%得票的梅朗雄。而左右两翼的传统“主流政党”共和党与社会党,加起来仅获得6%的选票。
在法国政治严重极化的背景下,这次骚乱无疑是“火上浇油”:对少数族裔聚居区的公共投资,以及法国警察的执法传统,本就是极左翼和极右翼争夺选票、辩论最激烈的话题。英国《卫报》指出,骚乱过后,极左翼必然主张加大对郊区的投资,彻底改革警察执法系统;而极右翼则将借机削弱对少数族裔的帮扶投入,并强化“法律与秩序”。未来四年,身处中右翼的马克龙如何弥合左右分歧、找到“中间路线”,几乎是一道“无解题”。
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对少数族裔平权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反思。现在,法国社会本应借此机会解决多年的族群矛盾顽疾。正如本地媒体评论指出的,“一部分法国人意识到另一部分法国人永远不会真正将他们视为法国人”,是骚乱发生的根本原因。受害者不配合检查的行为看似奇怪,但现实的问题是,北非移民被法国警察拦住的可能性是白人的 20 倍。只是目前对问题本质的反思,已经淹没在对“法律与秩序”“白人与黑人”问题的政治论争中。
此外,加剧的政治分裂还将阻碍马克龙的经济改革措施落地,影响复苏,最终也将加速社会分裂。从历史上看,法国大革命前夜,媒体人吉拉尔丹预言“只有饥饿会造成大革命”。后来,以面包短缺为主因的凡尔赛游行,成为大革命期间规模最大的群众运动,被视为“革命的决定性时刻”。
最后,本次骚乱已产生“溢出效应”。意大利内政部高官尼古拉即直言“法国的失败是对欧洲的警告”。极右翼的意大利新政府称,这警示意方必须进一步限制移民流动,意大利传统文化必须得到尊重。无论是促成欧洲新一轮右翼民粹主义浪潮,还是导致欧盟在移民政策上进一步分裂,这次骚乱都将对欧洲政治和社会的未来造成长期影响。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24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商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